■自“双盲”评审改革实施以来,已有2261宗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此方式评审,交易金额达291.25亿元。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民营企业中标额达165.33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注册各类主体突破1万户
■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等13个“一件事”套餐已上线试运行,办事效率整体提升77%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衡水市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在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为企业创造出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
升级公平竞争赛场,开启企业发展新局。今年2月,衡水市泰华锦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参与了衡水湖旅游景区物业服务项目投标。该公司总经理杨川说:“‘双盲’评审让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更公平,中小企业的投标积极性也更强。”多次公平公正的中标经历,极大提升了公司发展信心。
“双盲”评审改革实施以来,衡水市2261宗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此方式评审,交易金额达291.25亿元。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民营企业中标额达165.33亿元,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注册各类主体突破1万户。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衡水市深入推进市场、政务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围绕畅通市场准入渠道、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服务企业,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预招标”改革,开展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活动,依托“12345+衡企通”平台,确保办事高效便捷,让企业少跑腿、零跑腿,为企业排忧解难。
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助力企业“轻装快跑”。近日,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工作负责人盛先生拿到企业专项信用报告后,说:“太便捷了,一张纸替代了45项证明,大大加快了企业上市进程。”
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处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关键阶段,上市前需核查的信息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需办理45件“单事项”证明。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协助企业用专项信用报告替代经营主体有无违法违规证明,精简了申请材料,避免了企业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去年以来,衡水市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目标,推动两批共21项改革事项落地。目前,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等13个“一件事”套餐已上线试运行,办事效率整体提升77%。此外,企业变更登记1个工作日可办结,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跑动次数从8次减为0次,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提交材料从45份减至0份。一系列高效暖心的政务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发展、实现“轻装快跑”。
强化要素精准保障,激活企业发展潜能。全球户外市场产品销售旺季来临,比奇塑料科技(衡水)有限公司迎来新机遇,但大量新签订的销售合同为其带来了难题。企业需购进大批原材料,却因回款周期长、流动资金紧张,无法储备物资。
衡水银行饶阳支行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通过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凭借企业A等级的优良信用,为公司选定合适贷款产品。衡水银行简化流程、降低成本,迅速放贷,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要素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衡水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确保要素资源围绕项目和产业配置,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通过开展“不动产登记+企业贷款审批‘集成办’”,拓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功能,开展银企对接、陪银行访企业活动,打造“扫码用电”场景等举措,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衡水市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不仅让企业在衡水这片土地上安心扎根、茁壮成长,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衡水市将继续秉持服务企业的初心,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迈进。(通讯员金莉莉)